-
拼音:dì wáng jiòn xiàng
解释:皇帝、王侯、及文臣武将。指封建时代上层统治者。
-
拼音:dēng tán bài jiàng
解释:比喻指任命将帅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脑人物。
-
拼音:dùn shǒu zài bài
解释: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
拼音:dào sǎo shòu jīn
解释:以之为因小眚而遭谗被疑的典实。
-
拼音:dà shī suǒ wàng
解释: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拼音:dǒu sù chǐ bù
解释: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
拼音:diào sān cùn shé
解释:掉:摆动,摇。玩弄口舌。多指进行游说。
-
拼音:dōng shì cháo yī
解释: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被谗,“衣朝衣斩东市。”事见《史记·吴王濞列传》、《汉书·晁错传》。后因以“东市朝衣”为朝臣被杀之典。
-
拼音:dà nì wú dào
解释:封建时代称犯上作乱等重大罪行。
-
拼音:dōng mén zhú tù
解释:见“东门黄犬”。
-
拼音:dà nì bù dào
解释:逆:背叛;不道:违背当时的道德标准。旧指不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道德标准和宗法观念的极端叛逆行为;给起来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现也用来指不合某种观念和道德标准的行为。
-
拼音:dù néng hài xián
解释:贤、能:有德有才的人;害:陷害。嫉妒有才能的人,陷害贤明的人。指容不下才能、品德比自己高的人。
-
拼音:dà míng nán jū
解释:《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句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后称盛名之下不易自处为“大名难居”。
-
拼音:dōng mén huáng quǎn
解释: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后以“东门黄犬”作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
-
拼音:dài lì shān hé
解释:带:衣带;砺:磨刀石;山:泰山;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