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名称:视死如归
- 成语拼音:shì sǐ rú guī
- 成语解释: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 成语出处:《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 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 成语例句:我们已经是视死如归,我们大踏步地走着我们的大路。 ★郭沫若《如火如荼的恐怖》诗
-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 感情褒贬: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结构类型:动宾式成语
- 形成年代:古代成语
- 繁体字形:視死如歸
- 英文翻译:take death calmly
- 成语分类:
四字的成语动宾式的成语小学常考易错的成语春秋的成语人物品质的成语
- 近义词:
万死不辞不避斧钺临危不惧大义凛然宁为玉碎宁死不屈成仁取义捐躯赴难杀身成仁死不足惜甘冒虎口甘死如饴至死不屈舍生忘死舍身取义视死犹归视死若归赴死如归齿剑如归
- 反义词:
临阵脱逃忍耻偷生怕死贪生畏死贪生苟且偷生苟延残喘视为畏途贪生怕死贪生恶死贪生畏死
- "视死如归"造句:
民族精神不仅仅是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也不仅仅是金戈铁马,马革裹尸滴中。
科学是我心中的温暖和愉快,你使我无所畏惧,视死如归。入狱者虽难得重见天日,你却能把锁链和铁窗粉碎。布鲁诺
一个英勇无比、视死如归的人,往往比意志薄弱的人更不易经受感情上的刺激。大仲马
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刘胡兰视死如归。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
在誓师大会上,战士们豪情万丈,决心视死如归,英勇杀敌。
唾骂兀术,视死如归,岂知其自为布衣时,所立已卓然矣。
好生恶死,天下常情。若临大难而不变。视死如归者,非忠臣义士有所不能。
江姐非常从容地走向刑场,视死如归。
必要的时候,我们应当视死如归,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