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名称:趑趄不前
- 成语拼音:zī jū bù qián
- 成语解释:迟疑畏缩;不敢向前(趑趄:想往前走又不敢的样子。)
- 成语出处:《梁书 武帝纪》:“距义阳百余里,众以魏军盛,趑趄莫敢前。”
- 成语例句:不由自主的便上了包车,仍回到鸿仁里,望着自己门口,倒有点趑趄不前之态。(清 吴趼人《近十年之怪现状》第七回)
-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 感情褒贬:贬义成语
-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结构类型:联合式成语
- 形成年代:古代成语
- 繁体字形:趑趄不前
- 英文翻译:hesitate to advance
- 成语分类:
四字的成语
联合式的成语
韩愈的成语
寡断的成语
人物品质的成语
- 近义词:
举棋不定
瞻前顾后
- 反义词:
一往无前
勇往直前
- "趑趄不前"造句:
别要做出一副趑趄不前的模样。
文献学的范围很广博,有些人不免望洋兴叹,趑趄不前,这是很自然的事。
闻过饰非的人,极易在改革的道路上趑趄不前。
闻过饰非的人,极易在改革的道路上趑趄不前。不了或没有力量再支持下去。
在机遇面前,可不能趑趄不前,否则坐失良机,那就晚了。
在一段时间里,他趑趄不前,用手蒙上了眼睛。
文学史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趑趄不前,有它深刻的学术史内部原因。
他望着自己门口,倒有点趑趄不前之态。
现在到了1829年底,大部分医疗工作仍在老路上趑趄不前,固步自封。
如果怕这怕那、趑趄不前,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态度,那就无可救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