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名称:苗而不秀
- 成语拼音:miáo ér bù xiù
- 成语解释: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开花结果。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 成语例句:如果把我们栽种在阴暗偏陬,那就染上官气暮气,苗而不秀。(郭沫若《玉簪花》)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贬: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
- 结构类型:偏正式成语
- 形成年代:古代成语
- 繁体字形:苗而不秀
- 英文翻译:corn which does not bear grain
- 成语分类:
四字的成语偏正式的成语M开头的成语
- 近义词:
苗而不秀不郎不秀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哀而不伤包而不办博而不精避而不谈备而不用兵在精而不在多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之虫,断而不蹶倡而不和脆而不坚存而不论存而不议出污泥而不染出淤泥而不染道而不径淡而不厌
- 反义词:
开花结果
- "苗而不秀"造句:
她只是个苗而不秀的凡人。
在文艺界混了几年,岁月蹉跎,苗而不秀,至今没有像样的作品问世。
我们必须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免苗而不秀。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苗,农作物种子发芽出土成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