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名称:山崩川竭
- 成语拼音:shān bēng chuān jié
- 成语解释:亦作“山崩水竭”。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
-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
- 成语例句: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回:“山崩川竭,其象为脂血俱枯,高危下坠,乃国家不祥之兆。”
-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 感情褒贬: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结构类型:联合式成语
- 形成年代:古代成语
- 繁体字形:山崩川竭
- 英文翻译:grave incidents
- 成语分类:
四字的成语联合式的成语水的成语山的成语描写山水的成语
- 近义词:
山崩川竭地裂山崩海沸山崩海啸山崩山崩地坼山崩地裂山崩地塌山崩地陷山崩海啸山崩水竭山崩钟应坐吃山崩
- 反义词:
山崩水竭
- "山崩川竭"造句:
臣闻国主山川,故山崩川竭,君为之不举。
山崩川竭,冰碎瓦裂的场面,那噩梦,那梦的巧合,会让人变得心力憔悴,慌不择路?那时候一场梦魇,也竟会让这世界变得不再美好.
遂乃山崩川竭,冰碎瓦裂,大盗潜移,长离永灭。
汉家本起于蜀、汉,今所起之地山崩川竭,星孛又及摄提、大角,从参至辰,殆必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