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名称:自相矛盾
- 成语拼音:zì xiāng máo dùn
- 成语解释: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触。矛:古时用来进攻的锐器;盾:古时用来防身的盾牌。
- 成语出处:《韩非子 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 成语例句:这些理论自相矛盾。
-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 感情褒贬:贬义成语
-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结构类型:主谓式成语
- 形成年代:古代成语
- 繁体字形:自相矛盾
- 英文翻译:stultify oneself
- 成语分类:
四字的成语
主谓式的成语
小学常考易错的成语
高中生的成语
论辩的成语
- 近义词: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函矢相攻
格格不入
漏洞百出
自相抵牾
首尾乖互
鬻矛誉盾
- 反义词:
并行不悖
无懈可击
此唱彼和
滴水不漏
自圆其说
- "自相矛盾"造句:
你这样解释岂非是自相矛盾?
他刚才说的话自相矛盾,肯定是在说谎。
自相矛盾是一个成语。
这篇文章逻辑混乱,自相矛盾,需要进一步的修饰。
你说你八点到,可已经九点了,你还没到,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说永远快乐就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一样自相矛盾。
这次反弹在自相矛盾之中瘫痪。
还原情境可以避免张冠李戴、自相矛盾的错误出现。
可见,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节义”其实是自相矛盾的,蔡伯喈行孝的困境正说明封建社会的所谓“孝”实际上是皇权绝对支配下“忠”的附属品,从而揭示了作者文化心理结构与现实的冲突。
如果自相矛盾,那它就是不可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