咆
咆拼音:páo注音:ㄆㄠˊ异字体:𠿙 𡂘 𠲅
部首: 口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8画 康熙字典:咆(8画)
五笔:KQNN仓颉:RPRU郑码:JRY四角:65535电码:733区码:3756规范编号:3915
统一码:5486汉字结构:左右结构五行属性:水
笔顺:丨フ一ノフフ一フ
民俗参考
汉字是否常用: ✔常用字✔次常用字✔标准字体✔现通表汉字五行:水属性
字形结构
汉字部件构造 :口勹巳首尾分解查字 :口包(koubao)
笔顺编号:25135515
笔顺:丨フ一ノフフ一フ
笔顺读写:竖折横撇折折横折
咆编码/UNICODE
咆字UNICODE编码U+5486,二进制: 0101010010000110,十进制: 21638,HEX编码:E59286,UTF-8: E5 92 86
基本字义
咆 páo(ㄆㄠˊ)
(一)、猛兽怒吼:“熊咆龙吟殷岩泉”。咆哮(①猛兽怒吼;②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③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基本词义
● 咆 páo
〈动〉
(一)、 (形声。从口,包声。本义:野兽吼叫) 同本义 [bluster;roar]
咆,嗥也。——《说文》
袭穴而不敢咆。——《淮南子·览冥》
虎豹斗兮熊罴咆。——《文选·刘安招隐士》。注:“吼也。”
熊咆龙吟殷岩泉。——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 又如:咆号(吼叫);咆跃(吼叫跳跃)
百度百科释义
咆,汉字,读音páo,指猛兽怒吼。
康熙字典
咆【 丑集上 】【 口部 】康熙筆画: 8画 部外筆画: 5画
《唐韻》薄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交切,𠀤音庖。《說文》嘷也。《玉篇》咆哮也。《廣韻》咆哮,熊虎聲。《淮南子·覽冥訓》虎豹襲穴而不敢咆。
又《潘岳·西征賦》出申威於河外,何猛氣之咆勃。《註》怒貌。
又與炰通。炰烋,一作咆咻。《左思·魏都賦》吞滅咆咻。
又《集韻》皮敎切,音皰。獸呼。
又叶蒲侯切,音裒。《劉楨·魯都賦》晝藏宵行,俯仰哮咆。禽獸𥨥怖,失偶藏儔。《集韻》或作𡂘𠿙。
说文解字/注解说明
咆【 卷二 】【 口部 】
噑也。从口包聲。薄交切
(咆)嗥也。廣韵曰。咆虓、熊虎聲。从口。包聲。薄交切。二部。
音韵参考
[ 平水韵 ]:下平三肴
[ 唐 音 ]:bhɑu
[ 国 语 ]:páo
[ 粤 语 ]:paau4
方言
⊙ 客家话:[梅县腔] pau2 [台湾四县腔] pau1 [客英字典] pau1 pau2 [宝安腔] pau1 [客语拼音字汇] pau2 po2 [海陆丰腔] pau1
⊙ 粤语:paau4
⊙ 潮州话:pau5
咆字组词
English
roar